七星关区推进“中小幼”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
近年来,七星关区以“一县一试点”改革为契机,探索推进“中小幼”集团化办学试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2023年度,全区中考600分以上90人,占全市73.17%,高考600分以上427人,占全市76.39%,20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
一是构建集团化办学体系。印发《七星关区教育保障能力提升工作方案》《七星关区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给予集团化办学制度支持和政策保障。采取“集团龙头学校+成员校”模式,选择城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质量突出学校,作为本类别教育集团龙头学校,以乡镇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校为集团成员校,组建联盟型、品牌型、托管型、帮扶型等模式多元的集团办学格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目前,共组建26个教育集团,全区集团化办学覆盖率100%。
二是规范集团化办学管理。建立“教育主管部门抓集团理事会、理事会抓龙头学校、龙头学校抓成员学校”管理机制,提高学校内部管理精细化水平。按照“成长共同体”理念,各教育集团实行人员统一调配、课程计划统一设置、区域教研培训统一安排、质量评估统一检测、考核奖励统一要求“五统一”模式,建立人力资源、设施资源、课程资源、信息资源、活动资源“五共享”机制,撬动教育集团共同进步和特色发展。目前,共有756名教师在集团内跨校交流。
三是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推动集团化办学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东西部协作、筑毕区域一体化发展、市区联建等融合发展,充分扩大和利用外部资源,强化教育教学规范化和教育科研能力建设。发挥名师(名校长)与教导员优势,制定集团分片包保细则,通过示范引领、教学视导、以点带面,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目前,共邀请上海、广州和贵阳市等地专家学者52人开展学科专题培训28600人次。
四是严格集团化办学考评。制定《七星关区教育集团化办学考核方案》,加强对理事长、副理事长、校长等管理人员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重要依据。强化正向考核激励,将班主任绩效考核标准从每月220元提高到350元,将教师与校长绩效考核差距分别调整到1万元、2万元以上,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落实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上课、听课制度,试行教导员、主任、校长“推门听课评课”制度,实现一课一点评、一课一总结、一课一反馈、一课一指导、一课一跟踪“五个一”授课质量评价机制,有效提升课堂质量。目前,教育集团培养使用干部256名,开展“推门听课评课”12500余节,组织各学科优质课比赛580节次。
本文由「
贵州之窗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www.guizhouzc.net/jiaoyu/21193.html 发布于
202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