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精打细磨向“金”前行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自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以来,各高校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连续两年获批贵州省级“金课”(一流课程)的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仍步履不停地持续推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向“金”前行。

从教室到基层,让教学回归实践。

8月以来,在毕节市第一小学、实验小学、第四实验小学,活跃着一群青春洋溢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从学生转为“老师”,用所学所长充实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用青春的热情传递爱的力量。

0lWb-hefvwtp3480807

英语专业教师李洪美为学生讲授《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这群大学生志愿者均来自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桥”青春筑梦队,也是学院英语专业专职老师李洪美教授的《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组学生。

据了解,“语桥”青春筑梦队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团队探索理论、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更好地引导英语专业学生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Anh0-hefvwtp3480811

支教学生团队为同学们绘制英语黑板报

“自2022年成立以来,团队已组织80余名英语专业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深入贵州毕节、安顺、黔南等地开展英语公益支教活动,覆盖110余名中小学生。”李洪美告诉记者,学生们主要通过英文歌曲、英语简笔画、英语书法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为3-10岁小学生提供个性化英语教学。

英文223班的吴文青同学便是志愿者之一。从学生到“老师”,刚开始的身份转变让他很不适应。“总觉得自己专业能力不足,就要去教小朋友们,很心虚。”她坦言,老师一直鼓励大家要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才能更好地提高专业能力。

POqB-hefvwtp3480815

支教学生团队吴文青同学在惠水县第一小学城东校区讲授英语绘本

在多次的公益支教实践中,吴文青更加理解了《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实践意义。“我现在也正在计划考取中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这些实践经历让我站上讲台更加从容大方。”汪义说。

从理论到实践,让课程紧扣思政。

“暑假期间,贵州遵义红色旅游热度飙升。作为遵义红色旅游的热门景区之一,连日来,遵义会议纪念馆景区游人如织……”8月末,新闻231班的杨怡佳同学带着《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的实践作业,利用暑假旅游的机会,来到遵义会址前拍摄口播视频。

yHDk-hefvwtp3480819

课程团队负责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贺先林讲授《播音主持创作基础》

对于杨怡佳同学来说,《播音主持创作基础》不仅是一门课程,也是她第一次真正了解到新闻采访播音是如何完成的。

作为学院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汉语言文学3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播音实践相融合,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努力锻造专业“金课”。

让学生亲临现场录制口播视频只是课程实践的一小部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常常将课堂由教室搬到演播室、录音棚、直播间、活动现场,让学生投身播音主持一线,与贵州广播电视台的专业播音员和出境记者们共同完成播音主持工作,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参与感、获得感。感悟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的重要性,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应用能力。

9E9x-hefvwtp3480823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教学团队带领学生拍摄播音竞赛视频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走向真实新闻场景和新闻人物,亲身体会新闻工作者是如何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教学团队还时常带领学生们前往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贵阳孔学堂、修文阳明文化园、遵义会议会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度融合,参与对方单位的展馆讲解、活动策划、新媒体直播等实际工作。

3nHb-hefvwtp3480827

课程教学团队带领学生出境实践

正如课程团队负责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贺先林所说,利用课程的改革创新,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真实的新闻播音采访现场,走向基层一线。

从融合到创新,让课程更“精专”。

锚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目标,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自2022年贵州省开启第一批省级“金课”建设认定以来,已获批《传播学原理》《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深度报道》4门省级“金课”。

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高校的二级教学单位,连续两年荣获4门省级“金课”,离不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从院长带头申报“金课”,到专职教师人人打磨课程这一“以课程为本”的硬要求。

DsrH-hefvwtp3480831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组织老师开展集体备课、课程建设研讨活动

作为第一批省级“金课”《传播学原理》课程负责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多朋表示,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不断对标一流课程建设要求,高度重视、科学谋划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着力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精专”课程。

“4门省级‘金课’不会是学院最终成绩,下一步学院将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契机,继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进一步加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共享力度,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育和打造更多‘金课’,全面提升学院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张多朋说。

话题:
No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