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份老年听障调研报告发布,65岁以上老人超1/3存在听力损失

41eeeb380a1b455fa86086dba5bb13a2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大部分人认为“听不清”只是伴随衰老的小毛病,听不见才是大问题;实际上,听不清、听不见都是老年听障的表现。9月25日腾讯天籁行动2022年度发布会上,国内首份老年听障社会问题调研报告《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听力障碍与高血压、关节炎一起,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三大老年疾病,严重影响老年生活质量。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75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数字上升到约1/2。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和城市生活节奏加速,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更有可能选择性忽略老人的需求。交流障碍会导致老年人长期情绪低落,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孤独感,甚至改变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形成老年性抑郁症。长期缺少对外沟通,将导致老年人脑功能退化,增加认知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

病情进展慢、自我重视不够、依赖家人支持且不愿接受助听器的使用,是我国听障老人的共性。相比于视力障碍和口腔健康问题,个人、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听力障碍的关注与重视都明显不足。因此,如何预防、检测、辅助治疗、康复等相关知识的科普宣教,成为解决老年人听障问题的关键。

在听力障碍的认知上,我国仅有5%—10%的中、重度听障老人使用助听器,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30%水平。报告分析指出,一方面,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知道有助听器的存在,并认为“耳背”不需要治疗;另一方面,助听器价格贵、效果达不到预期、使用麻烦和外观不佳都会使老年人不愿使用助听器。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和城市生活节奏加速,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更有可能选择性忽略老人的需求。

我国助听器验配师存在较大缺口,许多听障老人较难得到专业的验配服务,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不合适的助听器戴上后会产生“啸叫”,大大降低使用率。

目前,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对改善老年助听器音质、验配流程等起到关键作用。但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助听器上的应用还处在技术适应和改造阶段,其标准化需要进一步通过更具体的方法、体系和流程实现。

为解决以上诸多难题,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推出完全自研的助听器核心算法解决方案,可提升复杂场景下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让听障人士在“听得见”的基础上“听得清、听得真”。同时开展了多起公益救助行动,为更多的听障老人提供帮助。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肖才伟表示:“公益行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关注老龄化问题、参与老龄化事业建设,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科技力量,不断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技术研发能力,丰富适老化科技产品种类,让老年群体平等地享受'数字红利',助力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话题:
No Tag